2019-09-25

【“最美建设者”主题宣传系列报道】彭诚:跨界创业振兴浏阳蒸菜产业第一人

聚焦长沙民营经济,宣扬“最美建设者”。长沙市工商联于今年5月启动长沙民营经济“最美建设者”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中华工商时报、红网湘商频道等媒体,走近民营企业家,讲述他们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新创业、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事迹。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希望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以他们的优秀事迹为榜样,积极投身到长沙经济建设事业中来。


蒸浏记创始人彭诚

起源于浏阳河上游——大围山脚下的浏阳蒸菜,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湘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在浏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浏阳蒸菜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底,浏阳市域范围内有经营浏阳蒸菜的餐饮店3500多家,年营业额达37亿多元,全国共有近2万家浏阳蒸菜店,年营业额超220亿元,从业人员超16万人。

说到浏阳蒸菜,不能不提一个叫彭诚的人和他所创办的“蒸浏记”。


01
跨界创业,与浏阳蒸菜“亲密接触”


彭诚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创办“蒸浏记”之前,他是一位互联网从业者,曾在多家互联网公司担任设计总监。

2009年,时年27岁的彭诚开始创业,在北京创办了第一个专供人们网上“扫墓”的网上祭拜纪念平台——族谱录纪念网,知名度颇高。

考虑到北京的生活成本太高,2012年,彭诚带着创业团队回到浏阳继续创业。回到浏阳后,他成立了“诚人文化”,目的是通过设计、策划业务来“救济”网站。

2011年,“中国蒸菜之乡”称号花落浏阳;2013年,浏阳蒸菜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成为国内餐饮行业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品牌。

彭诚及其团队与浏阳蒸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是在浏阳蒸菜品牌标徽征集活动的时候。

由“诚人文化”设计的“浏阳蒸菜”国家地理商标,以蒸汽元素为发散点,巧妙融入象形字“蒸”、辣椒元素、浏阳河元素构成的图形,获得一等奖。

在这个过程中,彭诚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到了浏阳蒸菜作为中式快餐的优势,也看到了中式快餐在洋快餐面前的劣势——浏阳蒸菜在形象、品质乃至管理思维方式等各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深入接触,他感受到了浏阳市政府支持蒸菜产业发展的决心,并开始看好浏阳蒸菜产业发展的前景。

2015年,彭诚创办了蒸菜品牌“蒸浏记”。彭诚说:“我觉得自己对浏阳蒸菜是有一份乡愁情结的。我跨界创业,就是想振兴浏阳蒸菜产业,就是想向世界推荐家乡菜。”


02
做强品牌,让浏阳蒸菜大放异彩


2018年初,彭诚在一封致浏阳市文化产业园的“家书”中这样写道:2012年,我带着创业团队从北京回到家乡浏阳。那时的我,没有想到,会在浏阳市文化产业园的一个“创意格子铺”做出一个浏阳蒸菜品牌来。

“蒸浏记”创办之初,从成立到首家直营店开业,彭诚“蛰伏”了半年时间。对比之后三年内“蒸浏记”开店超过100多家的效率,半年“蛰伏”显得漫长。

2015年底,彭诚总结自己创业一年的得失时,形容刚跨界入行的自己,不仅“分不清厨房里哪个是冰柜哪个是蒸柜”,而且“没有资源、没有经验、没有人脉,没有江湖地位”。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彭诚选择真刀实枪地干一场——“收编”面积超过800平方米的雨花中西餐厅,尝试所有能想到的营销策略。

实战的强大压力下,彭诚以外行人跨界的视角,触摸到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看到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创业的信心:“我可以做的比别人更好。”


“‘蒸浏记’是一家文化+互联网公司。”彭诚坚持对餐饮行业进行文化创意,充分挖掘浏阳蒸菜的文化内涵,将美学思维融入其中,并率先实现了浏阳蒸菜品牌化。

艺术设计专业出身的彭诚,将美学理念引入浏阳蒸菜,提出每一道菜,不只是把香和味做到极致,“色”也要做到极致,让人赏心悦目、一见钟情。

一道“百合扣南瓜”的蒸菜,他要求把南瓜切成方块,大小均等、四四方方,这样的菜品才有食欲。

事实上,到“蒸浏记”任何一家门店,都能够感受到彭诚对美和创意的极致追求。正是这种对美和创意的极致追求,让“蒸浏记”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鲜活的蒸菜加盟品牌。

“浏阳蒸菜最大的特点就是所见即所得。我们这个保温台创意,充分展示了浏阳蒸菜的特质,把浏阳蒸菜模式的菜品陈列方式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彭诚表示。

在彭诚看来,人们对品牌的价值认同其实就是互联网中经常提到的“产品认同”。“为什么麦当劳的汉堡比街边的馒头贵了几十倍,而消费者可以接受?正是人们对其品牌价值的认可和信赖。”


03
打造标准,让浏阳蒸菜倍受亲睐


像洋快餐一样标准化,这是浏阳蒸菜行业一直以来为之努力的一大目标,也被业界视作浏阳蒸菜“走出去”的关键。

从互联网跨界浏阳蒸菜创业的彭诚,从一开始就把浏阳蒸菜标准化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此,“蒸浏记”在迅速扩张同时,也在不断构建完善自身产业链建设。

作为浏阳蒸菜标准示范品牌,“蒸浏记”所有食材,皆取自于浏阳。目前,“蒸浏记”已在“两型示范村”浏阳狮岩村以及古港镇、沿溪镇等多地建立了种养基地,并与当地合作社合作,按照标准化品控要求进行种养殖。

2017年,“蒸浏记”还在浏阳经开区建立了浏阳蒸菜产业规模最大、最具现代化的中央厨房,在两型产业园布局了万余平方米的浏阳蒸菜优质食材生产基地,从而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闭环”。


浏阳河上游流域的优质农产品通过两型产业园原材料基地加工成半成品,经开区中央厨房进行深加工,文化产业园文创中心进行文化包装输出,最后经由“蒸浏记”全国连锁加盟店输出,三大产业园区将撑起浏阳蒸菜产业更大的想象空间。打通产业链“闭环”,就是为了让浏阳蒸菜标准化贯穿始终。

目前,“蒸浏记”所有门店餐饮全部采用中央厨房统一配送,“零厨师、零服务、零采购、零油烟、零明火”的“五零”餐厅模式。中央厨房一头直接对接原产地、食材基地及企业,一头直接供应门店。每天凌晨3点左右,中央厨房统一派出冷链配送车,供应所有门店当日所需的食材。

“我们为门店送去的不是简单加工的原材料,而是深加工的预制食材。”彭诚说,传统餐饮店所需食材是采购式的,“按斤计量”,而现在“蒸浏记”的连锁店所需食材是订单式的,“按份计单”。

目前,“蒸浏记”所有连锁店,均采用了智能蒸柜。“这个设备的原理过程,可以理解为智能电饭煲煮饭。我们直接与生产厂方对接,是针对浏阳蒸菜的特性改良后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蒸浏记”工程设备负责人李华宾先生介绍。

智能蒸柜恒温100℃,利用水沸后产生的水蒸气为传热介质,使浏阳蒸菜能够达到营养与口感的平衡,既无油烟和油炸遗留有害物质,又保持了原汁原味。

这一标准化配送方式,充分体现了“蒸”这一中式烹饪方式的优势,也完全颠覆了以往传统中式餐饮后厨的运作模式。


04
创新思维,助浏阳蒸菜互联网+


当“蒸浏记”完成了浏阳蒸菜标准化建设之后,彭诚又提出了建设“餐饮新零售”。在2018年2月举行的加盟商新春联谊会上,彭诚向台下所有加盟商详细阐述了这一设想。

春节之前,“蒸浏记”已经完成了互联网团队基础组建,从用户的角度入手,实现线上线下双向流动,无缝对接。

“当进店就餐的消费者,与线上一个个ID互相对应的时候,通过大数据分析,将为‘蒸浏记’发展提供更多想象空间。”彭诚说。

事实上,在“蒸浏记”有不少员工都有从事互联网相关的工作经历。“互联网思维”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习惯思维。“互联网思维”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大数据”。此前,“蒸浏记”已将大数据引入到了中央厨房。

中央厨房连接门店餐厅,除了每天冷链车的配送,还有大数据的反馈。“顾客在‘蒸浏记’所有连锁店吃到的每一道浏阳蒸菜,都可以根据编码溯源,获悉食材是哪里种养的,谁把关切配的,什么时候从中央厨房配送的。”

不仅如此,通过大数据分析,中央厨房不仅能够掌握每一家“蒸浏记”连锁店的配送菜品的比例,甚至能够分析出具体门店消费者的就餐特点,对门店菜品供应提出指导意见。“传统方式经营餐厅,没有大数据分析,很难及时通过数据体现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多的还是根据经验来判断。”

在此基础上,“蒸浏记”将门店大数据分析,增强至用户大数据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的消费者特点,丰富“蒸浏记”门店的内涵。彭诚表示,“门店不仅仅只是一个餐厅,更应该成为一个服务用户的连接点、平台;不仅能够展示浏阳蒸菜文化,更应该内连外通,朝着趋势、朝着客户需求探索迈进。”